11月8日下午,厦门市陈景润科学基金会主办的开放日活动在思明区图书馆圆满落幕,近百名中小学生和家长齐聚一堂,在厦门大学林亚南教授的引领下,开启了一场兼具知识深度与互动趣味的数学探索之旅,用“数学眼光”解锁世界的奇妙密码。
作为国家万人计划领军人才、教育部教学名师,林亚南教授深耕数学教育与科普领域几十年,深谙青少年认知规律。讲座开篇,他便以北京冬奥会雪花主火炬台为切入点,通过动态演示拆解小雪花“无重叠、无间隙”的拼接逻辑,深入浅出地阐释了“阿基米德密铺”的几何原理。当屏幕上正多边形按规律组合成直径14.89米的火炬台造型时,现场学子纷纷发出惊叹:“原来大型设计里藏着这么简单的数学!”
随后,林教授聚焦2025年央视春晚“巳巳如意”LOGO,现场模拟镜面翻转、旋转排列的过程,让轴对称、旋转对称等抽象数学概念变得可感可知。“LOGO翻转后‘巳’字轮廓完全重合,这正是数学与传统美学的巧妙碰撞!”他结合幽默生动的讲解,引导孩子们观察对称元素分布,不少学生主动拿起纸笔勾画,尝试用数学语言描述其中规律,真正践行了“用数学眼光看世界”的活动初衷。
整场讲座始终贯穿“生活化”的科普理念。林教授避开复杂公式,以“家里地板为何常用正方形瓷砖”“窗花剪纸的对称秘密”等贴近生活的问题串联内容,打破了“数学=课本公式”的固有认知。当“冬奥会火炬台的小雪花为何能完美拼合不浪费空间”“春晚LOGO旋转180度后哪些细节不变”等问题抛出时,现场学子踊跃举手抢答,更有学生主动分享“书桌是轴对称的”“摩天轮旋转属于旋转对称”等生活发现,实现了课本知识与现实观察的深度联结。
这场数学探索之旅,不仅为孩子们带来了知识的滋养,更彰显了深刻的教育价值。活动以冬奥火炬台、春晚LOGO等大众熟知的场景为纽带,成功搭建起“课本数学”与“生活应用”的桥梁,让抽象的数学原理转化为解读身边事物的实用工具。在趣味问答与动手实践中,孩子们不仅打破了对数学的刻板印象,更潜移默化地养成了用数学思维分析问题、用数学语言描述世界的能力——这正是数学教育的核心要义,也是科普活动的深远意义所在。
科普致远,薪火相传。此次开放日活动的圆满举行,为青少年数学素养的培育注入了持久动力。未来,厦门市陈景润科学基金会将持续开展此类高质量科普活动,以生活场景为切入点,让数学知识走出课本、走进生活,让对数学的好奇与热爱成为孩子们解锁未知、成长成才的“鲜活钥匙”,为青少年思维能力提升与科学素养培育筑牢根基。关注基金会公众号,可第一时间获取后续活动报名信息与趣味数学干货,期待更多孩子在生活化的探索中,收获思维成长与学习乐趣,让数学思维成为伴随终身的能力底色。